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
<正> 翼手目包括1001种,按取食对象不同,蝙蝠食性可划分为食虫型(如莹鼠耳蝠)、食肉型(如印度加吸血蝠)、吸血型(如普通吸血蝠)、食果型(果蝠)和食鱼型(如墨西哥兔唇蝠)。大约有70%的蝙蝠属食虫类,而食鱼蝙蝠种类较少。 我们通过研究,首次在北京房山区四合村蝙蝠洞发现中国特有蝙蝠——大足鼠耳蝠。蝙蝠科的大足鼠耳蝠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其典型特征是后足长而有力,爪十分尖利,如同鱼钩。这...
Saved in: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03-01-01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Online Access: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03.06.012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_version_ | 1841541512392867840 |
---|---|
author | 马杰 张树义 沈钧贤 |
author_facet | 马杰 张树义 沈钧贤 |
author_sort | 马杰 |
collection | DOAJ |
description | <正> 翼手目包括1001种,按取食对象不同,蝙蝠食性可划分为食虫型(如莹鼠耳蝠)、食肉型(如印度加吸血蝠)、吸血型(如普通吸血蝠)、食果型(果蝠)和食鱼型(如墨西哥兔唇蝠)。大约有70%的蝙蝠属食虫类,而食鱼蝙蝠种类较少。 我们通过研究,首次在北京房山区四合村蝙蝠洞发现中国特有蝙蝠——大足鼠耳蝠。蝙蝠科的大足鼠耳蝠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其典型特征是后足长而有力,爪十分尖利,如同鱼钩。这 |
format | Article |
id | doaj-art-f1d93e126aa3419ca5ac59c7a3a3130d |
institution | Kabale University |
issn | 2310-1490 |
language | zho |
publishDate | 2003-01-01 |
publisher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
record_format | Article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pelling | doaj-art-f1d93e126aa3419ca5ac59c7a3a3130d2025-01-14T04:35:33Zzho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报2310-14902003-01-013579624449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马杰张树义沈钧贤<正> 翼手目包括1001种,按取食对象不同,蝙蝠食性可划分为食虫型(如莹鼠耳蝠)、食肉型(如印度加吸血蝠)、吸血型(如普通吸血蝠)、食果型(果蝠)和食鱼型(如墨西哥兔唇蝠)。大约有70%的蝙蝠属食虫类,而食鱼蝙蝠种类较少。 我们通过研究,首次在北京房山区四合村蝙蝠洞发现中国特有蝙蝠——大足鼠耳蝠。蝙蝠科的大足鼠耳蝠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其典型特征是后足长而有力,爪十分尖利,如同鱼钩。这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03.06.012 |
spellingShingle | 马杰 张树义 沈钧贤 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 野生动物学报 |
title | 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 |
title_full | 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 |
title_fullStr | 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 |
title_full_unstemmed | 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 |
title_short | 我国发现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 |
title_sort | 我国发现食鱼蝙蝠 大足鼠耳蝠 |
url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03.06.012 |
work_keys_str_mv | AT mǎjié wǒguófāxiànshíyúbiānfúdàzúshǔěrfú AT zhāngshùyì wǒguófāxiànshíyúbiānfúdàzúshǔěrfú AT shěnjūnxián wǒguófāxiànshíyúbiānfúdàzúshǔěrf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