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由于人类活动、自然气候变化、动物自身等因素,导致中国特有的野生麋鹿种群于19世纪初叶在本土上灭绝。20世纪90年代,通过人类的保护活动,开始将麋鹿在原生地恢复野生种群。野生麋鹿走过了引种扩群、半散养行为再塑、放归自然3个阶段。经过14 a的艰辛努力,人们有计划地实施麋鹿野生放归和自由走出围栏形成野生种群,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目前,中国已拥有大丰野生麋鹿群、石首野生麋鹿群、洞庭湖野生麋鹿群3大野生种群,麋鹿在野外经历了3个繁殖周期,野生麋鹿子三代(F<sub>3</sub>)已变为现实。截至2012年,中国野生麋鹿总数约为476头,其中石首占45.16%、大丰占41.18%...
Saved in:
Main Author: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14-01-01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columnId=67073806&Fpath=home&index=0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_version_ | 1841542031001780224 |
---|---|
author | 丁玉华 任义军 温华军 李鹏飞 高大立 常 青 |
author_facet | 丁玉华 任义军 温华军 李鹏飞 高大立 常 青 |
author_sort | 丁玉华 任义军 温华军 李鹏飞 高大立 常 青 |
collection | DOAJ |
description | 由于人类活动、自然气候变化、动物自身等因素,导致中国特有的野生麋鹿种群于19世纪初叶在本土上灭绝。20世纪90年代,通过人类的保护活动,开始将麋鹿在原生地恢复野生种群。野生麋鹿走过了引种扩群、半散养行为再塑、放归自然3个阶段。经过14 a的艰辛努力,人们有计划地实施麋鹿野生放归和自由走出围栏形成野生种群,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目前,中国已拥有大丰野生麋鹿群、石首野生麋鹿群、洞庭湖野生麋鹿群3大野生种群,麋鹿在野外经历了3个繁殖周期,野生麋鹿子三代(F<sub>3</sub>)已变为现实。截至2012年,中国野生麋鹿总数约为476头,其中石首占45.16%、大丰占41.18%、洞庭湖占13.66%。研究认为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应继续做好4点:一是选择适生地放养麋鹿; 二是保护野生麋鹿种群,首先应保护其栖息地; 三是降低人为对野生麋鹿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干扰强度; 四是加强巡护、宣传,让公众参与保护。 |
format | Article |
id | doaj-art-a4f1b66f074a41d497a5cc2989e4a3fd |
institution | Kabale University |
issn | 2310-1490 |
language | zho |
publishDate | 2014-01-01 |
publisher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
record_format | Article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pelling | doaj-art-a4f1b66f074a41d497a5cc2989e4a3fd2025-01-14T04:20:54Zzho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报2310-14902014-01-0122823367073806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丁玉华 任义军 温华军 李鹏飞 高大立 常 青由于人类活动、自然气候变化、动物自身等因素,导致中国特有的野生麋鹿种群于19世纪初叶在本土上灭绝。20世纪90年代,通过人类的保护活动,开始将麋鹿在原生地恢复野生种群。野生麋鹿走过了引种扩群、半散养行为再塑、放归自然3个阶段。经过14 a的艰辛努力,人们有计划地实施麋鹿野生放归和自由走出围栏形成野生种群,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目前,中国已拥有大丰野生麋鹿群、石首野生麋鹿群、洞庭湖野生麋鹿群3大野生种群,麋鹿在野外经历了3个繁殖周期,野生麋鹿子三代(F<sub>3</sub>)已变为现实。截至2012年,中国野生麋鹿总数约为476头,其中石首占45.16%、大丰占41.18%、洞庭湖占13.66%。研究认为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应继续做好4点:一是选择适生地放养麋鹿; 二是保护野生麋鹿种群,首先应保护其栖息地; 三是降低人为对野生麋鹿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干扰强度; 四是加强巡护、宣传,让公众参与保护。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columnId=67073806&Fpath=home&index=0野生麋鹿恢复种群保护栖息地 |
spellingShingle | 丁玉华 任义军 温华军 李鹏飞 高大立 常 青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野生动物学报 野生麋鹿 恢复种群 保护栖息地 |
title |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
title_full |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
title_fullStr |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
title_full_unstemmed |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
title_short |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
title_sort |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
topic | 野生麋鹿 恢复种群 保护栖息地 |
url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columnId=67073806&Fpath=home&index=0 |
work_keys_str_mv | AT dīngyùhuárènyìjūnwēnhuájūnlǐpéngfēigāodàlìchángqīng zhōngguóyěshēngmílùzhǒngqúndehuīfùyǔbǎohùyánji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