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中国候鸟疫病监测质量评价
候鸟疫病监测是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为了科学评价中国候鸟疫病监测质量,以途经中国候鸟迁徙通道的3条重点区域疫病防控情况为基准,构建疫病监测防控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2年,中国候鸟疫病监测综合评价、监测投入和监测成效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2017年之前监测成效(<italic>T</italic>)小于0.3,质量水平偏低,2017年之后质量水平达到一般标准(0.3<<italic>T</italic><0.6);2015—2017年东部沿海和2015—20...
Saved in: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4-08-01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2375/ysdwxb.20240313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候鸟疫病监测是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为了科学评价中国候鸟疫病监测质量,以途经中国候鸟迁徙通道的3条重点区域疫病防控情况为基准,构建疫病监测防控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2年,中国候鸟疫病监测综合评价、监测投入和监测成效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2017年之前监测成效(<italic>T</italic>)小于0.3,质量水平偏低,2017年之后质量水平达到一般标准(0.3<<italic>T</italic><0.6);2015—2017年东部沿海和2015—2019年西部高山湿地区监测成效均小于0.3,质量水平偏低,其余年份质量水平一般(0.3<<italic>T</italic><0.6);2015—2022年,中部湖泊水网候鸟疫病监测成效质量水平一般(0.3<<italic>T</italic><0.6)。在综合评价、监测投入和监测成效方面,中部湖泊水网显著大于东部沿海与西部高山湿地区(<italic>p</italic><0.05),但东部沿海与西部高山湿地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合现有政策和候鸟疫病监测实际工作情况,深入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以期为调整候鸟疫病监测防控各组分的重新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
---|---|
ISSN: | 2310-1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