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简化的Ferriman-Gallwey 评分系统在中国女性多毛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改良(mFG)评分系统评价妇女妊娠期间身体不同部位新生体毛的生长状况;分析不同部位的多毛 评分对诊断多毛的价值,对mFG评分系统进行优化。【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至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产 前检查的孕妇43例,于孕前、孕5 ~ 9、10 ~ 14、15 ~ 20和21 ~ 24周进行随访,并再纳入15 ~ 24周的72例孕妇进行观察。所 有孕妇在每次观察时均采用mFG评分系统进行多毛评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清总睾酮 水平。比较不同孕周睾酮水平及mFG分值,总体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作受试者工...
Saved in: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17-01-01
|
Series: | 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xuebaoyx.sysu.edu.cn/zh/article/43570468/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目的】通过改良(mFG)评分系统评价妇女妊娠期间身体不同部位新生体毛的生长状况;分析不同部位的多毛
评分对诊断多毛的价值,对mFG评分系统进行优化。【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至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产
前检查的孕妇43例,于孕前、孕5 ~ 9、10 ~ 14、15 ~ 20和21 ~ 24周进行随访,并再纳入15 ~ 24周的72例孕妇进行观察。所
有孕妇在每次观察时均采用mFG评分系统进行多毛评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清总睾酮
水平。比较不同孕周睾酮水平及mFG分值,总体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作受试者工作特
征曲线(ROC)分析各个部位的终毛生长对多毛症的诊断效能,同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出对多毛诊断有显著性意义的部
位。再将这些部位组合、分值相加命名为简化FG评分(sFG),ROC曲线评估sFG评分系统对多毛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获得诊断界值。【结果】在43例从孕前随访到中孕的孕妇中,孕前的总睾酮为(1.09 ± 0.59)nmol/L,在孕5 ~ 9、10 ~ 14和15
~ 20周分别为(1.13 ± 0.40)、(1.28 ± 0.38)、(1.83 ± 0.63)和(1.82 ± 0.52)nmol/L,各组与孕前总睾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9 个部位的多毛评分中,mFG 总分在各组中分别为:1.65 ± 0.60、2.30 ± 0.45、3.60 ± 0.68、4.20 ± 0.41 和 4.40 ±
0.77。身体不同部位新生终毛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上腹部、下腹部、下背部、上唇、大腿、上背、胸部、上臂和下颌。纳入
15 ~ 24周观察的72例孕妇、共115例孕妇中,ROC曲线分析显示,各个部位对多毛(mFG ≥ 5)诊断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
上唇>下背>大腿>下腹>上臂>上背>胸/上腹>下颌。而排在前4位的部位,即上唇、下背、大腿和下腹对多毛诊断的
贡献度最为显著,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28、0.675和 0.626。进一步Logistics回归分析也显示,对诊断多毛最有
价值的部位是上唇、下背、大腿和下腹部。将这4个部位组合诊断多毛,以3为诊断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
【结论】孕24周前,孕妇的mFG评分随着妊娠的进展逐步增加。上唇、下背、大腿和下腹是对多毛诊断有显著意义的部位,
有可能作为代替mFG评分的简化组合,用以诊断多毛;诊断界值为sFG≥3分。 |
---|---|
ISSN: | 1672-3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