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45例受试者分为支气管哮喘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支气管哮喘组患者未控制、部分控制后1周、控制后1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及各项主要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的比值?用力肺活量(FVC)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与FVC的比值、呼气峰流量(PEF)与预计值的比值,以及未控制阶段的FEV1下降20%的吸入药物累积浓度(PC20-FEV1),测定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哮喘患者与健康人血清IL-35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哮喘控制水平、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
Saved in:
Format: | Article |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12-01-01
|
Series: | 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
Online Access: | http://xuebaoyx.sysu.edu.cn/zh/article/43574997/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45例受试者分为支气管哮喘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支气管哮喘组患者未控制、部分控制后1周、控制后1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及各项主要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的比值?用力肺活量(FVC)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与FVC的比值、呼气峰流量(PEF)与预计值的比值,以及未控制阶段的FEV1下降20%的吸入药物累积浓度(PC20-FEV1),测定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哮喘患者与健康人血清IL-35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哮喘控制水平、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以及控制阶段血清IL-35浓度(pg/mL)分别为141 ± 45、260 ± 84、366 ± 94,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浓度(pg/mL)为396 ± 120,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阶段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小于0.001),支气管哮喘组控制阶段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6)。血清IL-35水平在未控制阶段低于部分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63.10 ~ -73.65,P < 0.001),部分控制阶段低于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51.41 ~ -61.97,P < 0.001)。哮喘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呈正相关,与PC20-FEV1无相关性。【结论】 健康人与哮喘患者血清中均存在IL-35表达,血清IL-35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哮喘控制水平评估的免疫学参考指标。 |
---|---|
ISSN: | 1672-3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