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兀鹫(<i>Gyps himalayensis</i>)的繁殖行为研究
大型猛禽行为研究难度大,方法落后,国内尚处在摸索阶段。高山兀鹫(<i>Gyps himalayensis</i>)是中亚及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对其繁殖行为研究几乎空白。2012~2014年,在新疆天山中段采用路线调查法和行为扫描法,结合访问,探寻高山兀鹫的繁殖巢区及观察育雏过程。同时通过实地观测、迷你自动相机拍摄等方法,开展了栖息地调查、巢数统计、巢结构分析、孵化过程及雏鸟生长发育观察、繁殖周期及食物组成分析等。对天山7个地点的14个巢区及上百个巢穴统计,结果发现高山兀鹫喜欢在朝南的崖壁上集群营巢(约占78.6%),窝卵数为1枚(<i>n</i>=...
Saved in:
Main Author: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14-01-01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columnId=67070828&Fpath=home&index=0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大型猛禽行为研究难度大,方法落后,国内尚处在摸索阶段。高山兀鹫(<i>Gyps himalayensis</i>)是中亚及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对其繁殖行为研究几乎空白。2012~2014年,在新疆天山中段采用路线调查法和行为扫描法,结合访问,探寻高山兀鹫的繁殖巢区及观察育雏过程。同时通过实地观测、迷你自动相机拍摄等方法,开展了栖息地调查、巢数统计、巢结构分析、孵化过程及雏鸟生长发育观察、繁殖周期及食物组成分析等。对天山7个地点的14个巢区及上百个巢穴统计,结果发现高山兀鹫喜欢在朝南的崖壁上集群营巢(约占78.6%),窝卵数为1枚(<i>n</i>=21),最长的一个繁殖区(A区)绵延7.3 km,相距另外一个较近的巢区(B区)约47 km。其巢的结构特殊,均以细禾草铺垫。随着幼鸟长大,亲鸟的护幼强度逐渐减弱。为了错开产卵时间,其种群的整个繁殖周期长达8~10个月(1~10月),超出其他大型猛禽平均繁殖周期1倍的时间。因为食物缺乏,其育雏期可能被迫延迟。对高山兀鹫的主要威胁来自人类的过度放牧、采矿、药物滥用、捡蛋与捉幼鸟等。加强猛禽保护,迫在眉睫。还讨论了兀鹫与狼、雪豹及天葬的关系。 |
---|---|
ISSN: | 2310-1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