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PKCε和μ阿片受体参与瑞芬太尼诱导大鼠痛觉过敏
【目的】在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的大鼠脊髓组织中观察 PKCε和μ阿片受体(MOR)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PKCε和MOR 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8 只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3 组(每组 6 只),分为空白对照组(C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 组)和瑞芬太尼组(R 组)。通过大鼠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 4 μg(/ kg·min)给药2 h 建立瑞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模型。采用 Hargreaves 法观察瑞芬太尼输注后6、24 h 的大鼠热刺激撤足阈值。通过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的 PKCε 和MOR 的表达水平,并用免疫荧光观察 PKCε 和 MO...
Saved in:
Main Author: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0-01-01
|
Series: | 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xuebaoyx.sysu.edu.cn/zh/article/43726209/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目的】在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的大鼠脊髓组织中观察 PKCε和μ阿片受体(MOR)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PKCε和MOR 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8 只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3 组(每组 6 只),分为空白对照组(C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 组)和瑞芬太尼组(R 组)。通过大鼠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 4 μg(/ kg·min)给药2 h 建立瑞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模型。采用 Hargreaves 法观察瑞芬太尼输注后6、24 h 的大鼠热刺激撤足阈值。通过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的 PKCε 和MOR 的表达水平,并用免疫荧光观察 PKCε 和 MOR 在大鼠脊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瑞芬太尼输注前 30 min 预先鞘内注射不同的 PKC 抑制剂 Bisindolylmaleimide I(BIS,PKC 广谱抑制剂)和 Gö6983(抑制 PKC 的亚型不包括 PKCε),观察不同的 PKC 抑制剂预处理对瑞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以及检测大鼠脊髓组织MOR 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输注瑞芬太尼 24 h 后可显著引起大鼠热痛阈值降低[PWTL=(5.31 ± 0.87)s,P<0.01]。同时,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PKCε表达上调(P<0.001)、MOR 表达下降(P<0.001)。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大鼠脊髓背角 PKCε和 MOR 均与神经元存在共定位。预先鞘内注射 BIS 可以缓解大鼠痛觉过敏以及抑制 MOR 表达上调(P< 0.001),而注射Gö6983 则无影响(P>0.05)。【结论】脊髓背角神经元PKCε和MOR 参与瑞芬太尼诱导大鼠痛觉过敏,且PKCε可能调控MOR 表达水平变化,本研究将为探明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
ISSN: | 1672-3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