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瓦屋山、大相岭)潜在风险区域犬瘟热等病毒病的防控

为掌握瓦屋山和大相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潜在风险区域内犬饲养及其携带犬瘟热病毒(CDV)、细小病毒(PV)、轮状病毒(RV)和狂犬病病毒(RABV)的情况,并在潜在风险区域建立犬瘟热等多种病毒病的免疫隔离带,以保护野生大熊猫(<i>Ailuropoda melanoleuca</i>)的种群健康。采用逐户走访、问卷调查、称体重和量体长的方法对保护区潜在风险区域的犬进行数量、饲养方式、体型和性别统计; 采用PCR技术和血清中和抗体试验调查犬携带CDV、PV、RV病原情况和RABV在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犬通过接种犬瘟热、腺病毒2型、副流感和细小病毒病四联活疫苗建立保护区犬瘟热等...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s: 燕 霞, 苏小艳, 马 锐, 张东升, 李 林, 齐敦武, 李运莉, 岳婵娟, 冯 娜, 侯 蓉, 刘颂蕊
Format: Article
Language:zho
Published: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2-01-01
Series:野生动物学报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2375/ysdwxb.20220403
Tags: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Description
Summary:为掌握瓦屋山和大相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潜在风险区域内犬饲养及其携带犬瘟热病毒(CDV)、细小病毒(PV)、轮状病毒(RV)和狂犬病病毒(RABV)的情况,并在潜在风险区域建立犬瘟热等多种病毒病的免疫隔离带,以保护野生大熊猫(<i>Ailuropoda melanoleuca</i>)的种群健康。采用逐户走访、问卷调查、称体重和量体长的方法对保护区潜在风险区域的犬进行数量、饲养方式、体型和性别统计; 采用PCR技术和血清中和抗体试验调查犬携带CDV、PV、RV病原情况和RABV在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犬通过接种犬瘟热、腺病毒2型、副流感和细小病毒病四联活疫苗建立保护区犬瘟热等病毒的免疫隔离带。结果显示:瓦屋山和大相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潜在风险区域内,共有犬178只,其中51.7%的犬(92/178)为自由散养状态,且以中小型犬(86.0%,153/178)为主; 犬携带的RV为大熊猫源RV(GPRV),阳性率为76.9%(60/78); 未检测到CDV和PV; 12.7%的犬(7/55)RABV血清抗体阳性; 犬疫苗免疫率为88.8%(158/178)。研究结果可为大熊猫保护区潜在风险区犬瘟热等多种病毒病的防控预警提供流行病学数据,并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犬的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ISSN:2310-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