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2007年和2008年9~10月,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环颈雉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31条样带上的91个环颈雉栖息地利用样方和100个任意样方的12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环颈雉偏好利用草原和草甸,避免选择其他4种植被类型;偏好利用无树的生境,随机利用以桦和椴为优势乔木的生境,避免其他4种优势乔木的生境;偏好位于阳坡的生境,随机利用半阳坡和半阴坡的生境,避免利用阴坡的生境;偏好选择下坡位的生境,随机选择中坡位的生境,避免选择上坡位的生境。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Mann-Whitey U检验,表明环颈雉对乔木密度、灌木密度、草本覆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距离存在显...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s: 程晓福, 殷小慧
Format: Article
Language:zho
Published: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09-01-01
Series:野生动物学报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09.04.006
Tags: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_version_ 1841541771036721152
author 程晓福
殷小慧
author_facet 程晓福
殷小慧
author_sort 程晓福
collection DOAJ
description 2007年和2008年9~10月,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环颈雉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31条样带上的91个环颈雉栖息地利用样方和100个任意样方的12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环颈雉偏好利用草原和草甸,避免选择其他4种植被类型;偏好利用无树的生境,随机利用以桦和椴为优势乔木的生境,避免其他4种优势乔木的生境;偏好位于阳坡的生境,随机利用半阳坡和半阴坡的生境,避免利用阴坡的生境;偏好选择下坡位的生境,随机选择中坡位的生境,避免选择上坡位的生境。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Mann-Whitey U检验,表明环颈雉对乔木密度、灌木密度、草本覆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距离存在显著差异。与任意样方相比,环颈雉的利用样方以乔木密度低、灌木密度高、草本覆盖度高、坡度小、海拔低、人为干扰距离近为主要特征。从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看出,在区分环颈雉利用样方与任意样方上有一系列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草本覆盖度、灌木密度、海拔高度和乔木密度。由这4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87.5%。秋季环颈雉的栖息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条件有关。
format Article
id doaj-art-dbca3b37e020430c91cf0574eddc34df
institution Kabale University
issn 2310-1490
language zho
publishDate 2009-01-01
publisher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record_format Article
series 野生动物学报
spelling doaj-art-dbca3b37e020430c91cf0574eddc34df2025-01-14T04:27:16Zzho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报2310-14902009-01-0130193196+20079616124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程晓福殷小慧2007年和2008年9~10月,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环颈雉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31条样带上的91个环颈雉栖息地利用样方和100个任意样方的12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环颈雉偏好利用草原和草甸,避免选择其他4种植被类型;偏好利用无树的生境,随机利用以桦和椴为优势乔木的生境,避免其他4种优势乔木的生境;偏好位于阳坡的生境,随机利用半阳坡和半阴坡的生境,避免利用阴坡的生境;偏好选择下坡位的生境,随机选择中坡位的生境,避免选择上坡位的生境。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Mann-Whitey U检验,表明环颈雉对乔木密度、灌木密度、草本覆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距离存在显著差异。与任意样方相比,环颈雉的利用样方以乔木密度低、灌木密度高、草本覆盖度高、坡度小、海拔低、人为干扰距离近为主要特征。从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看出,在区分环颈雉利用样方与任意样方上有一系列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草本覆盖度、灌木密度、海拔高度和乔木密度。由这4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87.5%。秋季环颈雉的栖息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条件有关。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09.04.006环颈雉栖息地选择逐步判别分析六盘山
spellingShingle 程晓福
殷小慧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野生动物学报
环颈雉
栖息地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六盘山
title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title_full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title_fullStr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title_full_unstemmed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title_short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title_sort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环颈雉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topic 环颈雉
栖息地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六盘山
url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09.04.006
work_keys_str_mv AT chéngxiǎofú níngxiàliùpánshānzìránbǎohùqūhuánjǐngzhìqiūjìqīxīdedexuǎnzé
AT yīnxiǎohuì níngxiàliùpánshānzìránbǎohùqūhuánjǐngzhìqiūjìqīxīdedexuǎn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