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工 皮 Bio Fill®的 实 验 研 究
目的: 人工皮 Bio Fill®( BF)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设计和进行了本实验研究。方法: ①用新西兰白兔 造成平均为体表面积 8. 74%的全层皮肤缺损的动物模型,在其创面上分别覆盖 BF 和生理盐水纱布,观察诸兔术后精神状态,并测定它们的基 础代谢、血清丙二醛和生化 8 项( Na、K、Cl、TCO2、Glu、BUN、Cr、Tp) ,观察其变化;②用液体接种法、平板接种法,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0 个致病菌种,观察 BF 的杀菌和防御细菌入侵能力;③用光镜观察用 BF 覆盖后创面局部变化;④用电镜观察BF 的超微结构。结果:①BF 组 诸兔术后能饮水、进食...
Saved in:
Format: | Article |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1998-01-01
|
Series: | 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
Online Access: | http://xuebaoyx.sysu.edu.cn/zh/article/44121368/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目的: 人工皮 Bio Fill®( BF)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设计和进行了本实验研究。方法: ①用新西兰白兔 造成平均为体表面积 8. 74%的全层皮肤缺损的动物模型,在其创面上分别覆盖 BF 和生理盐水纱布,观察诸兔术后精神状态,并测定它们的基 础代谢、血清丙二醛和生化 8 项( Na、K、Cl、TCO2、Glu、BUN、Cr、Tp) ,观察其变化;②用液体接种法、平板接种法,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0 个致病菌种,观察 BF 的杀菌和防御细菌入侵能力;③用光镜观察用 BF 覆盖后创面局部变化;④用电镜观察BF 的超微结构。结果:①BF 组 诸兔术后能饮水、进食,次晨即恢复活泼可爱状态; 生理盐水组精神状态差,有 2 兔术后 20 h 内死亡,其余各兔术后 3 d 才恢复正常活动;②实 验组兔伤后第 1、2、3、6 天的基础代谢比对照组低(P <0. 05);③实验组兔伤后第 1、2、3、6 天血清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低(P <0. 05);④两组 兔的生化 8 项变化无显著差异;⑤液体接种法的10 个菌种培养后全部有细菌生长, BF 无抑菌或杀菌能力; 平板接种法的结果相同,但 BF 下面 培养基上无细菌生长,或者已生长的菌落缩小、消失,在BF 上面接种的细菌不能穿过 BF,于其下面培养基上生长;⑥用 BF 覆盖的创面,光镜 下见 BF 呈均质红染膜状,其下有薄层的坏死组织,再下为正常的肉芽组织,无排斥反应;⑦电镜见 BF 的纵切面厚约 50~ 100 μ m, 由多层弯曲 的纤维组成,纤维间有小而弯曲的窦道样间隙,有微孔通向 BF 的表面。结论: 用 BF 覆盖创面的兔病理生理改变比对照组轻,恢复快; BF 不能 抑菌或杀菌,但能防止细菌从外界侵入创面; 用 BF 覆盖的培养基不利于细胞生长; 应用 BF 后无排斥现象。 |
---|---|
ISSN: | 1672-3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