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活动改变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动物行为节律研究是了解其活动特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重要内容。因此,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45台红外相机对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斑羚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晨昏性,活动模式呈经典的双峰型,上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9:00,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09:00,下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20:00,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19:00,2个活动高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为昼行性活动。通过对中华斑羚的月活动节律研究发...
Saved in:
Main Author: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2-01-01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columnId=67050558&Fpath=home&index=0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_version_ | 1841542383608528896 |
---|---|
author | 赵晨光 何明超 苏晋芬 罗蕊 高顺勇 陆元敏 李旭 段玉宝 |
author_facet | 赵晨光 何明超 苏晋芬 罗蕊 高顺勇 陆元敏 李旭 段玉宝 |
author_sort | 赵晨光 何明超 苏晋芬 罗蕊 高顺勇 陆元敏 李旭 段玉宝 |
collection | DOAJ |
description |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活动改变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动物行为节律研究是了解其活动特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重要内容。因此,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45台红外相机对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斑羚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晨昏性,活动模式呈经典的双峰型,上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9:00,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09:00,下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20:00,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19:00,2个活动高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为昼行性活动。通过对中华斑羚的月活动节律研究发现,各月份间的相对活动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t=5.289,df=11,P<0.05),活动频率在7月达到峰值。对季节活动节律研究发现,4个季节间的相对活动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t=3.328,df=3,P<0.05),表现出不同的活动规律。昼夜节律分析表明,中华斑羚具有较强的昼行性活动能力。 |
format | Article |
id | doaj-art-b4d9067b4f2e478592132196320f63a9 |
institution | Kabale University |
issn | 2310-1490 |
language | zho |
publishDate | 2022-01-01 |
publisher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
record_format | Article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pelling | doaj-art-b4d9067b4f2e478592132196320f63a92025-01-14T04:12:33Zzho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报2310-14902022-01-01323767050558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赵晨光 何明超 苏晋芬 罗蕊 高顺勇 陆元敏 李旭 段玉宝动物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活动改变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动物行为节律研究是了解其活动特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重要内容。因此,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45台红外相机对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斑羚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晨昏性,活动模式呈经典的双峰型,上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9:00,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09:00,下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20:00,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19:00,2个活动高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为昼行性活动。通过对中华斑羚的月活动节律研究发现,各月份间的相对活动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t=5.289,df=11,P<0.05),活动频率在7月达到峰值。对季节活动节律研究发现,4个季节间的相对活动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t=3.328,df=3,P<0.05),表现出不同的活动规律。昼夜节律分析表明,中华斑羚具有较强的昼行性活动能力。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columnId=67050558&Fpath=home&index=0活动节律红外相机技术中华斑羚药山自然保护区 |
spellingShingle | 赵晨光 何明超 苏晋芬 罗蕊 高顺勇 陆元敏 李旭 段玉宝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野生动物学报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技术 中华斑羚 药山自然保护区 |
title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
title_full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
title_fullStr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
title_full_unstemmed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
title_short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
title_sort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中华斑羚活动节律的研究 |
topic |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技术 中华斑羚 药山自然保护区 |
url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columnId=67050558&Fpath=home&index=0 |
work_keys_str_mv | AT zhàochénguānghémíngchāosūjìnfēnluōruǐgāoshùnyǒnglùyuánmǐnlǐxùduànyùbǎo jīyúhóngwàixiāngjījìshùduìzhōnghuábānlínghuódòngjiélǜdeyánji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