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鼠
【目的】探索用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治疗BXSB 狼疮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用氟哒拉宾、环磷酰 胺作预处理, 对照组用马利兰+环磷酰胺作预处理, 动态观察两组外周血细胞变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受者CD3 -CD5 + 、 CD3 +CD5 +的改变, 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移植后BXSB 鼠嵌合状态, 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前后受者的肾病理变 化。【结果】实验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最低值分别为(0.6 ±0.2)×109/ L、(27.0 ±7.6)×109/ L、(48.0 ±1.2)g/ L, 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 均<0.05), 白细胞上...
Saved in:
Main Author: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02-01-01
|
Series: | 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xuebaoyx.sysu.edu.cn/zh/article/43586159/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目的】探索用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治疗BXSB 狼疮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用氟哒拉宾、环磷酰
胺作预处理, 对照组用马利兰+环磷酰胺作预处理, 动态观察两组外周血细胞变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受者CD3
-CD5
+ 、
CD3
+CD5
+的改变, 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移植后BXSB 鼠嵌合状态, 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前后受者的肾病理变
化。【结果】实验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最低值分别为(0.6 ±0.2)×109/ L、(27.0 ±7.6)×109/ L、(48.0 ±1.2)g/
L, 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 均<0.05), 白细胞上升至1.0×109/ L 的时间在实验组为(17.5±6.3)d, 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5), 尿蛋白减少、抗ds-DNA 抗体转阴、肾免疫荧光减少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 均>0.05), 移植后8 周实验组CD3
-
CD5
+ 、CD3
+CD5
+开始上升, 出血、体质量下降、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 移植30 d 后
实验组DNA 指纹图提示为混合嵌合体。【结论】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BXSB 鼠狼疮表现, 该方法抑制骨髓的功能
较弱, 造血恢复较快, 与移植相关的并发症、死亡率发生率低, 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狼疮鼠的方法。 |
---|---|
ISSN: | 1672-3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