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2017—2019年,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31条样线,对保护区内野猪(<i>Sus scrofa</i>)的活动痕迹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19年布设2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野猪的活动节律进行1年的监测,同时结合对保护区及周边发生的农作物危害事件的实地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了野猪的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1)野猪的日活动模式呈双峰型,07:00—10:00和17:00—19:00活动频繁,活动峰值出现在17:00—19:00。野猪在夏季和秋季较为活跃。(2)植被类型、坡度、坡位、坡向和海拔等均对野猪生境选择有显著性影响(<i&...
Saved in:
Main Author: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2-01-01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2375/ysdwxb.20220204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_version_ | 1841542475544526848 |
---|---|
author | 王 逍 李 飞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 瑞 |
author_facet | 王 逍 李 飞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 瑞 |
author_sort | 王 逍 李 飞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 瑞 |
collection | DOAJ |
description | 2017—2019年,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31条样线,对保护区内野猪(<i>Sus scrofa</i>)的活动痕迹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19年布设2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野猪的活动节律进行1年的监测,同时结合对保护区及周边发生的农作物危害事件的实地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了野猪的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1)野猪的日活动模式呈双峰型,07:00—10:00和17:00—19:00活动频繁,活动峰值出现在17:00—19:00。野猪在夏季和秋季较为活跃。(2)植被类型、坡度、坡位、坡向和海拔等均对野猪生境选择有显著性影响(<i>P</i><0.001)。野猪更偏爱在常绿阔叶林/竹林内,缓坡(15°~30°)、下坡位、半阴半阳坡向和海拔800~1 200 m的生境中活动。(3)2017—2019年共发生野猪危害事件496次,损害作物面积累计70.65 hm<sup>2</sup>,造成损失约73.8万元。危害集中发生在距离林区≤50 m、距居民区≥200 m、距道路≤100 m和距水源≤50 m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管理及非洲猪瘟管控提供基础性数据。 |
format | Article |
id | doaj-art-8feddf50a0f643e9a12d3bff7e88ff8a |
institution | Kabale University |
issn | 2310-1490 |
language | zho |
publishDate | 2022-01-01 |
publisher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
record_format | Article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spelling | doaj-art-8feddf50a0f643e9a12d3bff7e88ff8a2025-01-14T04:07:54Zzho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报2310-14902022-01-0132333067050269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王 逍 李 飞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 瑞2017—2019年,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31条样线,对保护区内野猪(<i>Sus scrofa</i>)的活动痕迹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19年布设2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野猪的活动节律进行1年的监测,同时结合对保护区及周边发生的农作物危害事件的实地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了野猪的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1)野猪的日活动模式呈双峰型,07:00—10:00和17:00—19:00活动频繁,活动峰值出现在17:00—19:00。野猪在夏季和秋季较为活跃。(2)植被类型、坡度、坡位、坡向和海拔等均对野猪生境选择有显著性影响(<i>P</i><0.001)。野猪更偏爱在常绿阔叶林/竹林内,缓坡(15°~30°)、下坡位、半阴半阳坡向和海拔800~1 200 m的生境中活动。(3)2017—2019年共发生野猪危害事件496次,损害作物面积累计70.65 hm<sup>2</sup>,造成损失约73.8万元。危害集中发生在距离林区≤50 m、距居民区≥200 m、距道路≤100 m和距水源≤50 m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管理及非洲猪瘟管控提供基础性数据。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2375/ysdwxb.20220204野猪红外相机监测活动节律危害调查 |
spellingShingle | 王 逍 李 飞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 瑞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野生动物学报 野猪 红外相机监测 活动节律 危害调查 |
title |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
title_full |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
title_fullStr |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
title_full_unstemmed |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
title_short |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
title_sort |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
topic | 野猪 红外相机监测 活动节律 危害调查 |
url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2375/ysdwxb.20220204 |
work_keys_str_mv | AT wángxiāolǐfēilǐchóngqīnglǐténgfēiyánglíngyìyángruì xíshuǐguójiājízìránbǎohùqūyězhūhuódòngtèzhēnghéwēihàifēnx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