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设计在320 排CT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设计在320排CT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 临床可疑颈动脉或椎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G1、G2,每组各30例,检查前均先询问体质量并 做记录。两组均采用320排CT螺旋扫描模式,检查前均于右臂肘静脉留置静脉通道,对比剂用量为体质量乘以 0.6 mL/kg,注射对比剂速率均为4 mL/s。G1 组:采用常规体位;G2 组:采用辅助设备使手臂抬高并小角度外展 的体位,其他扫描及重建参数与G1 组相同。测量颈动脉和颈静脉各节段CT 值,观察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 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的显示效果及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侧锁骨...
Saved in: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18-01-01
|
Series: | 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xuebaoyx.sysu.edu.cn/zh/article/43567064/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设计在320排CT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
临床可疑颈动脉或椎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G1、G2,每组各30例,检查前均先询问体质量并
做记录。两组均采用320排CT螺旋扫描模式,检查前均于右臂肘静脉留置静脉通道,对比剂用量为体质量乘以
0.6 mL/kg,注射对比剂速率均为4 mL/s。G1 组:采用常规体位;G2 组:采用辅助设备使手臂抬高并小角度外展
的体位,其他扫描及重建参数与G1 组相同。测量颈动脉和颈静脉各节段CT 值,观察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
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的显示效果及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污染程度。比较和分析两组客观图像
质量(血管CT 值)。【结果】G1、G2 两组右头臂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和上腔静脉CT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G1、G2两组颈总动脉开口处;左、右颈内动脉(窦部上2 cm);左、右侧椎动脉窦部水平的CT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颈部CTA检查时,采用低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扫描,图像质量能够
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提高了对比剂利用效率,降低了对比剂的肾毒性风险。 |
---|---|
ISSN: | 1672-3554 |